1、早发现、早干预
早期发现异常(头颈软、双手拇指内收、四肢肌张力高、不按正常的发育)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在这一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断纠正异常,学习和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
2、符合儿童发育特点及需求
既要考虑到环境、氛围、条件,又要采用符合儿童发育特点的生长发育的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地引导和诱导患儿的自主运动,充分尊重儿童感受。
3、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的原则就是个体化原则,即根据各个儿童功能障碍的特点、疾病情况、康复需求等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和方案,并根据治疗进度和功能及时调整方案。

4、循序渐进
康复治疗的难易程度、强度和总量都应该逐步增加,避免突然改变,以保证身体对运动负荷或相关治疗的逐步适应。
5、持之以恒
以功能锻炼为核心的康复治疗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显著效应,因此许多康复治疗需要长期持续。
6、医康教结合
儿童康复中(0-3岁)的早期干预、在康复机构及医院为主要康复年龄;(4-7岁)以康复与教育两者相结合;(8-13岁) 以教育为主,康复为辅;(14-18岁)以生活自理能力(使用辅具)、改善家庭环境 、加强手功能训练(使用能力)为主。
7、全面康复
康复治疗中,儿童应作为整体全面审视,不单单只从运动、语言、精细等出发,理应包括心理、教育、娱乐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康复。
8、家长参与
儿童康复不同于成人康复,儿童康复中家长是最重要的角色,孩子发育期间的心理、康复效果、 治疗方案、目标和实施均强调家长参与。